奮鬥濟南港華人最美的底色 第A05版:珍惜自然資源 呵護美麗國土 20180423期 ?a href="http://fire.8193.com.tw/index4.html">廢塑膠熱熔處理|廢塑膠熱熔押出廢棄物處理|廢棄物濾網處理先請?br/>










在剛剛結束的采暖季,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,保障群眾基本生活,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,濟南港華燃氣有限公司戰冬運、保氣源、惠民生,用具體作為圓滿完成瞭保供攻堅戰,回應瞭民生關切。針對2017年冬季供氣面臨的復雜形勢及困難,濟南港華燃氣按照省保供領導小組要求,在市城鄉建設委、市公用事業局的指導幫助下,在濟南城投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,嚴密制定供氣應急預案,加強天然氣供給側、需求側管理,科學調配、積極對接上遊氣源,高價競購增量氣,不計代價保證民生供應。按照“保民用、保公用、保重點”的原則,啟動保供“極限模式”,合理分配氣量,成為百姓安全無虞用氣、用暖的有力保障,用守護百姓平安和幸福、履行企業職責和義務的擔當溫暖瞭整座城。
保供先鋒
■生產調度部
宋長存
保供攻堅戰指揮官
“華山,請核實運行參數。”宋長存專註地盯著屏幕,眉頭緊鎖,記錄分析,不時發出指令,從去年11月份到供暖季結束,對講機成瞭他形影不離的夥伴。因為實在放不下工作,他忘記瞭參加孩子的傢長會,也沒顧上老人的生日宴,經常一日三餐守在屏幕前,手握對講機,隻為時刻掌握氣量運行情況。
調度中心是燃氣管網的調度指揮樞紐,作為負責人,宋長存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。他一刻不敢松懈,嚴密監控天然氣管網運行情況,時刻關註參數變化,精心實施遠程操作。為進一步增強處置應急突發事件能力,他帶領團隊成員科學調度調節峰谷比,利用“智慧燃氣”大數據平臺,人機結合,實現120天持續日供氣量不高於2%的精準預測,第一時間反應、第一時間處置,及時平衡上下遊氣源,確保供氣安全,保障泉城用氣。去年9月至11月,濟南港華每天投入60餘萬元高價采購LNG(液化天然氣),經過充註站註入城市燃氣管網,用作我市供氣保障,多措並舉,確保勝利迎峰度冬。
■泉通運輸有限公司
胡京安
LNG點供先行者
敢為人先往往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強大的內心,更要依靠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。寒冬之時,胡京安帶領團隊,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工地場站。他的雙手凍得發紅,但眼神中永遠是堅定的目光。知難而進,拔丁抽楔。為配合濟南港華“煤改氣”項目的推進落實,確保LNG反輸管網的安全,胡京安駐守施工現場,嚴格管控、築牢保障,頂住壓力、攻堅克難,積極配合公司完成管道無法到達的項目供應,采用CNG、LNG點供的方式為用戶提供燃氣氣源。截至去年12月底,胡京安帶領團隊建設投運6個項目,全部如期完成,不但打贏瞭公司誠信榮譽之戰,為“煤改氣”的順利推進提供瞭強有力的氣源保證,也為市場東拓奠定瞭良好基礎。據統計,濟南港華2015年完成鍋爐“煤改氣”150噸,2016年完成鍋爐“煤改氣”600餘噸,2017年完成鍋爐“煤改氣”710餘噸,護航泉城碧水藍天。
服務是濟南港華燃氣有限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。對於每一名濟南港華人而言,服務是管理、是經營、是盈利能力,是社會、老百姓的要求和期望,更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。
近年來,濟南港華始終以服務為核心和導向,多措並舉,修煉內功,加快基礎設施建設,確保服務水平提升,在公司內部樹立職工“人人是品牌、人人是形象”的服務意識,確立瞭“服務+管理”的新型上下級組織關系。創新開放服務模式,突破常規打造“水、氣、熱”共享網點,讓用戶“少跑腿、多辦事”。積極開展進社區、校園活動100餘次,進行燃氣安全宣傳,為居民提供貼心安檢服務。越深入社區之中,濟南港華人就越瞭解居民的需求和期盼。
服務明星
■客戶賬務中心
畢麗亭
用戶心中的溫暖小妮
“群眾利益無小事,一枝一葉總關情”。一個人,7000多用戶,每天爬200層樓、幾千級臺階。畢麗亭總是起早貪黑,走傢串戶進行抄表催費。她是微信朋友圈裡的運動達人,更是用戶心中的溫暖小妮。服務隻有起點,滿意沒有終點。6年抄表路,畢麗亭被狗追過,摔過、傷過,吃過“閉門羹”,不被用戶理解過,也默默哭過,但她依舊換位思考,把用戶當親人。不管白天黑夜,她總是隨叫隨到;不分貧富親疏,她總是一樣真情對待;無論路途遠近,她總是戶戶必到。就如一朵杜鵑盛開在山澗裡,為他人送去芬芳。“把工作當作一種快樂,把百姓當親人,你就能和他們建立一種超越服務關系的深厚情誼。”這是畢麗亭的座右銘。接管一片,清楚一片,親近一片。事事想在用戶前頭,主動對接百姓新需求,她樹立瞭濟南港華服務為民的良好品牌形象!
■客戶維修中心
潘德榮
置換一線的技術大拿
面對濟南市最後一片焦爐煤氣置換任務,以潘德榮為代表的濟南港華人晝夜無休、連續奮戰,頭頂驕陽堅守在濟鋼片區置換現場,奔忙在街巷間隻為“藍色幸福火焰”,這就是他們的責任與使命。
為瞭拆除一個小小調壓器,在不破壞櫥櫃的前提下,潘德榮巧施妙手,打開手機手電筒,用起各種自制工具,在狹小的櫥櫃夾層中,與施工人員一起重新調整角度,一次,兩次,三次……終於,他在狹窄的空間裡,成功拆除調壓器!至此,歷時17年、經歷30餘次的天然氣置換,在濟鋼片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。濟南港華也成為唯一一個提前完成“三供一業”分離移交任務的企業,為這座城市送去民生關懷與溫暖。 (本報記者 魯婧)



返回本版

復 制上一篇 廢塑膠加工|廢塑膠處理工廠
arrow
arrow

    fzd191pp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